『最佳拍檔』智能決策系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1|回复: 1

投資心理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 07: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valour.pixnet.net/blog/post/11526678
投資心理學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by John R. Nofsinger 約翰‧納夫辛格


前言

華爾街古老諺言:『兩大因素驅動著市場:恐懼與貪婪』。

第一章  心理學與財務學

知道幻覺的存在有助於避免錯誤。

      人在處理資訊時,常利用若干捷徑或情緒過濾機制,以提高效率→造成一個常見的問題:高估資訊的準確度(把事件結果可能出現的範圍定得太窄了,如同LTCM)與重要性。

      注意力定錨(anchoring):投資人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某基準點上。如常常定錨在股票當初的購買價格及近年來的最高價位上。

* 傳統財務學:假設人們是理性的,並指出人應該要怎麼做才能使財富最大化。

* 行為財務學:探討在金融環境中人們實際上是如何作為的。

本書內容:

   Chapter 2—過度自信(over confidence):過度自信的投資人常常過度交易,承擔過高的風險,卻賺取較少的報酬。

   Chapter 3—規避後悔並追求自尊:讓投資人對於賺錢的股票賣得太快,卻對賠錢的股票持有得太久。

   Chapter 4—過去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以淡化人們因失敗而產生的後悔。

   Chapter 5—心理會計(mental accounting):用來儲存並追蹤重要的決策與結果。

   Chapter 6—投資人如何看待投資組合多角化(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Chapter 7—代表性偏誤(representativeness)與熟悉度偏誤(familiarity)。

   Chapter 8—心理學、群眾心理學及投資三者間的交互作用,引起市場狂熱與價格泡沬,網際網路互動使這個心理偏誤問題更嚴重。

   Chapter 9—事前規劃、誘因機制及若干經驗法則對於人們在面對各種心理偏誤時,維持自制的困難的問題很有幫助。

      Reference:

   1.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Finance: Past Battles and Future Engagement”,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Nov./Dec. 1999), 18-27。



第二章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使人高估知識低估風險;誇大控制事件的自我能力。

   [例證一]

   美國大學生82%認為自己優於平均,顯然很多人都錯了。

   [例證二]

   新公司創始人自認為成功的機率為70%,可是只有30%的人認為,其他像他們一樣的新公司會成功。

☆過度自信的影響:

   1. 交易頻繁進而危害財富的累積—因手續費成本提高。
   2. 帶來錯誤決策—買錯股票。
   3. 帶來風險誤判—傾向承擔較高的風險。

      當人感覺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有控制能力時,過度自信的傾向更大。如在投擲錢幣前就被邀請來下注的話,通常會賭的比較高。換言之,人彷彿覺得自己的親身參與多多少少會影響事件的結果,但這顯然是個幻覺。以投資方面來說:人還是會相信他們所擁有的股票會比他會所未擁有的股票,表現要來得好。

      過度自信使我們錯判資訊的準確度,且對資訊的判斷有所偏誤。

      男性對於自我的投資決策能力較女性更傾向於過度自信,因男性的交易操作較女性頻繁。據研究顯示:男性與女性的交易頻次與過度自信的傾向一致。但如果說男性是因擁有較多的資訊,而不是過度自信所致,也不無可能。

      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交易較頻繁,據調查顯示(圖2.1)單身男子的週轉率>已婚男子>已婚女子>單身女子。(圖2.2)且週轉率較高的投資人並沒有因其額外的努力而獲得較高的報酬,反而因交易頻繁須支付較多佣金,使得淨報酬率比週轉率較低的投資人低。顯然過度自信的交易,對於財富累積危害甚大。

      過度交易引起的問題,非僅手續費成本而已,還買錯股票。針對某組交易帳戶研究顯示,投資人將某支股票仕部賣出後,在三週內又買進另一支不同的股票。並去觀察換股操作的一年期績效,發現換進來的股票報酬率比先前賣掉的股票低了5.8%。

      有兩項因素使過度自信的投資人所擁有的投資組合具有較高風險:首先,這些投資人傾向購買高風險的股票(規模較小、成立未久的公司)。第二,傾向於低度多角化,也就投資組合不夠散。也就是說過度自信投資人低估了自己承擔的風險。

☆過度自信的由來:

   1. 知識幻覺。
   2. 控制幻覺。

      知識幻覺使人以為預測的準確度會隨著資訊增加而增加。例如:投擲骰子的最後三次都丟出四,那麼再丟一次結果會是?—很多人相信”四”會出現的機率大於六分之一。

      利用網際網路,投資人可以接觸大量資訊,卻不知應如何解讀資訊。因資訊要加上分析才能成為知識。故網路上大量的資訊常迼成幻覺。

      人們自以對於一些不可控制的事件具有影響力。關鍵因素如下:

   1. 選擇:主動選擇常會帶來控制感。
   2. 結果出現的順序:先出現正向結果比先出現負向結果,更容易使人產生控制幻覺。
   3. 任務熟番度:一個人對工作愈熟悉,就愈覺得能掌控工作。
   4. 資訊:取得的資訊量愈大,控制幻覺愈大。
   5. 積極涉入:對任何事情,參與度愈大,能夠掌控的感覺就愈強烈。



☆線上交易與績效:

* 使週轉率上升。

* 使過度自信的問題益加惡化,迼成過度交易,終致投資報酬率下降。


☆總結:

個別投資人對自己的能力、知識及末來的看法都可能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導致過度交易,過度交易又使投資組合報酬率下降(因進出頻繁的交易成本及換股操作失利之故)。

      此外,也因分散不足及過度集中投資於Beta值較高的小公司上,而使投資人承擔較高的風險。

      故線上交易趨勢使得投資人的過度自信達到空前的水準~~

      Reference:

   1. Ola Svenson, 1981, “Are We All Less Risky and More Skillful than Our Fellow Drivers?” Acta Psychologica 47(1981):143-148。
   2. Arnold C. Cooper, Carolyn Y. Woo, and William C. Dunkelberg, “Entrepreneurs Perceived Chances for Suc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3(1988): 97-108。
   3. E.J. Langer,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1975): 311-328。
   4. Brad 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 “The Courage of Misguided Conviction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Nov./Dec. 1999): 41-55。
   5. Sylvia Beyer and Edward Bowde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perceptions: Convergent Evidence Form Three Measures of Accuracy and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1997):960-970。Melvin Prince, “women, Men and Money Sty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4(1993): 175-182。
   6. Brad 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 “Boys Will BE Boys” Gender, 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2001): 261-292。
   7. Brad 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 “Trading is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 The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Journal of Finance 55(2000)” 773-806。
   8. Terrance Odean, “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1999): 1279-1298。
   9. Paul Presson and Victor Benassi, “Illusion of control: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1(1996): 493-510。
  10. Brad 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 “Online Investors: DSo the Slow Die Firs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working paper(1999)。
  11. James Choi, David Laibson, and Andrew Metrick, “Does the Internet Increase Trading? Evidence from Investor Behavior in 401(k) Plan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7878(2000)。



第三章  害怕後悔與追求自尊

      假設過去幾個月你簽樂透彩時,都用相同的號碼,直到有一天有人建議一組新號碼。但你仍堅持用舊號碼來簽,如果新號碼中獎了,你可能感到後悔,此後悔稱為『不作為後悔』(the regret of omission);另一方面,若你簽了新號碼,反而舊號碼中獎了,這種因採取行動而造成的後悔,稱『作為後悔』(the regret of commission)。但作為後悔比不作為後悔更強烈,因你對舊號碼投入很多情緒資本(emotional capital)。

☆處分效果:

      害怕後悔及追求自尊的投資人表現出”賣盈守虧”的傾向,就是已賺錢的股票賣得太早,而賠錢的股票卻持有得太久。此稱之為『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

      資本利得稅使”賣盈守虧”不利。若賣出帳面虧損的輸家股票可使財富最大化,但人們還是賣出贏家股票。

      總體經濟的訊息不會產生處分效果,但個別公司的消息,投資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處份效果頗為一致。

      如果投資人把損失歸咎於非其所能控制的因素,則後悔的感覺就會弱些,你會說這是天意。

      ☆避免後悔與追求自尊的檢定:

可分為兩種類型:a.檢視股票市場。b.檢視投資人交易。

      研究顯示:利得股票有較高的成交量,而虧損股票成交量比較低,此現象與處分效果一致。一般人到了12月的時候,特別容易認知賣出帳面虧損股票在節稅上的好處,但研究顯示,投資人避免後悔追求自尊的程度,在一年的12月與其他月份其實是差不多的。

      在處分效應下,贏家股票持有期間較短,而持有期間長的是那些不太成功的股票。Odean發現,投資人賣掉贏家股票的機率,比賣掉輸家股票的機率,大約高出了50%。

      房宅市場是投資人不願認賠賣出的另一個例子。

☆參考點(Reference Points):

      參考點就是用來與現在股價作比較的基準價格。

      早期研究假設購買價格是參考點,但若很久以前買進的話,投資人傾向於採取一個和現在時點較接近的參考點。最近有研究提出,投資人採取過去五十二周的最高點做為參考點。

      在投資人心目中,參考點決定了某一個部位是利得或是損失,但投資人會定期更新參考點,以反映未實現的獲利。

☆總結:

      投資人常會為了規避後悔追求自尊,而早早賣了贏家股票,又把輸家股票持有得太久。這兩方面皆傷害了投資人的財富。

      Reference:

   1. Roger G. Clarke, Stock Krase, and Meir Statman, “Tracking Errors, Regret, and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0(1994): 16-24。
   2. 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The Disposition to Sell Winners Too Early and Ride Losers Too Long: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e 40(1984): 777-790。
   3. Stephen P. Ferris, Robert A. Haugen, Anil K. Makhija, “Predicting Contemporary Volume with Historic Volume at Differential Price Levels: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Disposition Effect”, Journal of Finance 43(1987): 677-697。
   4. Gary G. Schlarbaum, Wilbur G. Lewellen, and Ronald C. Lease, “Realized Returns on Common Stock Investments: The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Journal of Business 51(1978): 299-325。
   5. Terrance Odean, “Are Investors Reluctant to Realize Their Losses?”, Journal of Finance 53(1998): 1775-1798。
   6. Roger G. Clarke, Stock Krase, and Meir Statman, “Tracking Errors, Regret, and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0(1994): 19。
   7. Shlomo Benartzi and Richard Thaler, “Myopic Loss-Aversion and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1995): 75-92。



第四章  考慮過去

人們對於風險的反應,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 賭資效應:贏錢之後,人們願意接受更多的風險。此意味著投資人在結清獲利部位後,較可能買進高風險的股票。這樣的行為使過度自信更加嚴重。

* 蛇咬(風險嫌惡)效應:輸錢之後,較不願接受風險。

* 損益打平效應:輸錢之後,選擇孤注一擲的傾向。此效應比蛇咬效應來的強烈。


☆原賦效果(Endowment effect)或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

      對於要將某個東西賣出去,一般人要求的價格會比他們願意去買的價格來得高,此即所謂的原賦效應。

      人們希望保留目前所擁有的果西,而不願交換出去,此稱為現狀偏誤。

      現狀偏誤造成原賦效應。究竟是什麼引發了原賦效應呢?是不是人高估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價值呢?還是割捨擁有的物品會迼成很大的痛苦→並不是因他們高估了所擁有物品的吸引力,而是放棄自己所擁有的物品所引起的痛苦,對人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現狀偏誤會隨著投資選擇的增加而增加。這種傾向帶來很大的問題,當要賣出輸家股票時,投資人不但會產生後悔的感覺,還要面對喪失原賦的痛苦。

☆記憶與決策:

      記憶具有一種調適的功能:它可以決定,過去所經歷的各種狀況,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是我們期望擁有的或是想要避免的。

      記憶中的痛苦,似乎是痛到最高點的程度與結束時痛苦程度的平均值。

      記憶往往無法對過去的驗取得精準的認知。

      大幅損失的記憶伴隨較高的情緒痛苦,而緩步虧損的記憶所帶來的情緒痛苦較低。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認知失調:人的心智對於不良的自我形象會感覺很不舒服。為了避免這種心理上的痛苦,人們對於那些與正面自我形象相互衝突的資訊,就傾向於採取漠視、拒絕,或是淡化資訊的態度。若擺在眼前的證據無法否定掉的話,就改變信念。

      認知失調使人”採取逃避”或”漠視資訊的策略”。

      投資人對於過去的決策表現,記憶中的績效往往比實際的績效來得好。

☆總結:

      「低買高賣」的投資建議,為什麼實踐起來如此困難呢?因為賭資效應使人追求更具風險的投資—追買已大幅上漲的股票。而蛇咬效應讓人在股價下跌時,一心想要退出市場—於是賣在低點。故賭資效應和蛇咬效應的結合,讓投資人做出買低賣高完全相反的行為。

      賭資效應導致追求風險/忽視風險的心理偏誤,迼成價格泡沬;而蛇咬效應帶來的規避風險之心理偏誤,則使泡沬破滅之後,股價超跌。

      人的記憶與其說是事實的記錄,不如說是情緒與感覺的紀錄。這使我們對於真實事件記憶錯誤,甚至忽略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資訊。

      Reference:

   1.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s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1979): 287。
   2. Richard Thaler,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1980): 39-60。
   3. William Samuelson and Richard Zeckhauser, “Status Quo Bias i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 (1980): 7-59。
   4. Daniel Kahneman, Peter Wakker, and Rakesh Sarin, “Back to Bentham? Explorations of Experienced Utility”, Quarterl6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2(1997): 375-406。
   5. Daniel Read and George Lowenstein, “Enduring Pain for Money: Decisions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and Memory of Pain”,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2(1999): 1-17。
   6. George Akerlof and William Dicken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2(1982): 307-319。



第五章  心理會計

      金錢本身是沒有標記的,人卻自行貼上標籤,如骯髒錢、免費錢等。不同的錢被放入不同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

      人們運用財務預算來記錄並控制支出,人的頭腦則利用心理預算(mental budeting),在每個心理帳戶中將特定消費的消益和成本一起處理。

      心理預算程序使情緒上的痛苦和情緒上喜樂彼此配合。

      人們偏好的付款方式因情境而異。以度假來說:事前完成付款的假期比回來後才付款的假期,要來得更愉快些,因付款的痛苦已結束。

☆嫌惡負債(Aversion to Debt):

      一般人對於他使用的商品或服務,很希望使用期間能與支付期間彼此配合。但對於佷快就消費掉的商品,人們並不喜歡舉債購買。如,融資渡假,一般來說是不受歡迎。同樣人們喜歡先工作再領錢。

☆沈沒成本效應(Sunk-Cost Effect):

沈沒成本有二個重要的構面:規模與時機。

      籃球比賽當日發生了暴風雪,那種情況人們比較可能去看這場比賽:價值40美元的籃球門票是”買來的”還是”別人贈送的”?照理說,暴風雪的惱人與球賽的快樂之間,該40美元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人們在決定「去」或「不去」的時候,還是會考慮到沉沒成本。付現買票時已建立一個心理帳戶,若不去得把此心理帳戶關起來,且迼成了一個認知上的損失。可是如果門票是免費的,就算此心理帳戶關閉了也沒有任何影響。

      如果籃球門票是一年前買的與昨天才買的,那種情況比較可能去看比賽?答案是,若是昨天買的比較可能去,簡言之,沈沒成本的負向衝擊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減低。

☆心理會計與投資:

      心理會計常帶來代價高昂的決策。以稅負交換(tax swap)來說明:所謂稅負交換,是賣出虧損的股票,同時買進一檔非常類似的股票。為什麼這種稅負交換策略在實務並不常見?因為投資人傾向於把賣出虧損股票看成一種心理帳戶的結清,而買進類似股票等於是開另一個心理帳戶。

      心理預算程序進一步強化不願認賠賣出虧錢股票的心態。

      心理會計會影響投資人對投資組合風險的認知。

      Reference:

   1. Drazen Prelec and George Loewenstein, “The Red and the Black: Mental Accounting of Savings and Debt”, Marketing Science 17(1998): 4-28。
   2. John Gourville and Dilip Soman, “Payment Depreciation: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Temporally Separating Payments from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5(1998): 160-174。
   3. 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The Disposition to Sell Winners Too Early and Ride Losers Too Long: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e 40(1984): 777-790。
   4. John Gourville and Dilip Soman, “Payment Depreci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5(1998): 173。



第六章  投資組合的形成


      現在投資組合理論中有三項重要特性須考量:期望報酬、風險水準、共變性。但在心理會計機制下,要檢視這三個重特性變得非常困難。

      若要遵照現代投資組合來構建低風險的投資組合,就表示投資人須考慮到不同投資標的之間的互動關係。但不幸的是,人們對於每一項投資都是以一個不同的心理帳戶來處理,因而容易忽略各個心理帳戶之間的互動關係。

      投資人誤以為個別風險做為增量風險。

☆建構行為投資組合(Behavioral Portfolios):

      人們對於每一個投資目標都設置了獨立的心理帳戶。投資人願意為每一個目標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投資過程就是為每一個心理帳戶尋找符合該帳戶應有的期望報酬與風險。

      投資人的多角化來自於投資目標的多角化。

      心理會計使投資人傾向採取天真式多角化(Naive Diversification)策略。

      退休計畫例子:發現對於員工的資產配置來說,可供選擇的投資類型與數目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至少有一些員工採取天真式的1/n風險分散策略。另外也發現大多數的受訪者都覺得他們自己公司的股票,比一個多角化投資組合還來得安全。

      心理會計使得運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顯得非常困難,而心理會計此種處理方式會導致投資人在分散投資組合時所採取的策略,是投資於眼前所能夠投資的資產項目,也不管這些投資標的究竟是什麼。

      Reference:

   1. 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5(2000): 127-151;Meir Statman, “foreign Stocks in Behavioral Portfolio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March/April 1999):12-16。
   2. Shlomo Benartzi and Richard H. Thaler, “Naiv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in Defined contribution Savings Pla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2001): 79-98。



第七章  代表性與熟悉度



      人類的大腦會利用一些捷徑來降低分析資訊的複雜度。其中有二個捷徑分別被稱為「代表性」與「熟悉度」。它們可以讓大腦很迅速地組織及處理大量資訊。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代表性:人的頭腦假設,具有類似特質的事物就是相近的。

      人在金融市場中也常呈現代表性偏差。舉例來說,投資人往往會把所謂的好公司及所謂的好投資(指股價上漲幅度高於其他公司股價上漲幅度)混為一談。那麼好公司的股票是否就是好的投資呢?答案也許不是。

      受到投資大眾歡迎的公司股價愈走愈高,但隨著時間過去,情況愈來愈明朗,投資人在預測未來的成長性顯然過於樂觀,股價終究還是下跌了。這就是所謂的『過度反應』(overreaction)。

      L,S, &V針對被投資人視為很典型的成長股進行績效探討。將成長股特別稱之為「明星股」(glamour stocks),至於被投資人視為不好的或未來沒有成長性的公司,就稱為「價值股」(value stock)。研究顯示:價值股的表現優於成長股。

      好的公司並非永遠都是好的投資,投資人常誤以為公司過去良好的營運績效,就代表了未來的績效也會很好。

      外插偏誤(extrapolate):投資人總是追逐贏家。

      動能投資法(momentum investing):動能投資人尋找在過去一週、一個月、或者過去一季表現優異的股票做為投資標的。而傳播媒介使這種代表性偏誤益加惡化。

☆熟悉度(familiarity):

      人比較喜歡悉熟的事物。例如:人們總是為本地的運動隊伍喝采;員工也喜歡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

      投資人通常是買賣自己熟悉的證券,而非針對投資標的作期望報酬與風險分析。

      這種投資於悉熟標的的投資傾向,會使人把過多的錢投資在國內企業,呈現出家鄉偏誤或母國偏誤(Home Bias)。

      因熟悉度偏誤,投資人即使投資於外國公司,也會投資於那些較為熟悉的外國公司。也會過度偏向那些位於他們居住地的公司。而專業經理人也一樣會按照熟悉度進行投資。

      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理應分散。因較熟悉而投資於自己公司的股票,這是很危險的。

      當人們對於某一樣事物很熟悉時,認知往往便有所扭曲,就好像運動迷。

☆總結:

      分散不足(underdiversification):人類大腦常利用熟悉度捷徑來估投資機會。使得投資人把過多的錢投資在他們所熟悉的投資標的上,最後便造成分散不足的結果。

      投資人在進行財富分配時,對於自己的雇主、當地的公司,及國內股票,都過度配置了。

      Reference:

   1. Hesh Sefrin, Beyond Green and Fear: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Fiana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Making Sense of Beta, Size, and Book-to-Market”,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5): 26-34; Michael Solt and Meir Statman, “Good companies, Bas Stocks”,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89): 39-44。
   2. Werner De Bondt and Richard 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 Journal of Finance 40(1985): 307-343。
   3. Josef Lakonishok, Andr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48(1994): 1541-1478。
   4. Chip Health and Amos Tversky, “Preferences and Beliefs: Ambiguity and Competence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4(1991): 5-28。
   5. Kenneth French and James Poterba, “Investor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quity Marke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1(1991): 222-226。
   6. N. Deogun, “The Legacy: Roberto Goizueta Led Coca-Cola Stock Surge, and Its Home Prospers”, Wall Street Journal Oct. 20. 1997。
   7. Joshua Coval and Tobias Moskowitz, “Home Bias at Home” Local Equity Preference in Domestic Portfolios”, Journal of Finance 54(1999): 2045-2075。
   8. M. Kilka and M. Weber, “Home Bias in International Stock Return Expectations”, Universitat Manheim working paper (1997)。



第八章  投資人社會化與投資狂熱



      投資知識的分享:那些不習慣運用太複雜、太精深的數量準則來制定決策的投資人,常常只是憑「感覺」來評價,而這種「感覺」往往來自投資社會化(investment socialization)。

      投資社會化的過程,將許多人的意見變成共識的「事實」。

      當你與大家的意見相同時,則會對自己的判斷產生過度自信。

      當你了解到其他人對於各檔股票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時,社會共識(social consensus)就形成了。而當投資人照這個共識來行動時,一窩蜂(Herding)就形成了。

      決戰於速度—不是的!這種要求自己要在訊息發生的頃刻間迅速做出新決策,使自己能夠與大眾同步(甚至打敗大眾)的做法,其實不是投資,是投機。

      來自追求速度的錯誤—報紙上刊載了一則關於Czech Value Fund的消息:該基金投資在有詐欺嫌疑的公司,目前正面臨巨額虧損。當此消息傳播開來,代號CVF的股票立刻巨量下跌。這個CVF其實是Castle Convertible Fund的縮寫代號,而不是Czech Value Fund。

☆投資俱樂部:

      有60%的投資俱樂部打敗市場,這樣的調查存在重大偏誤。因很可能回應調查的,都是那些獲得高報酬的投資俱樂部。

      投資俱樂部的投資行為呈現出許多與個人一樣的心理偏誤。具體地說,它們的交易行為也與所謂的過度自信及處分效果一致。

      許多投資俱樂部具有重要的社會互動功能。

      正式的投資形式有助於避免心裡偏誤。

☆市場狂熱:

      如果很多投資人以共同的方式被心理偏誤所影響的話,整個市場也會受到影響,此即所謂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對於很多網路公司超高的市值,分析師所下的結論是:現在是一個經濟新革命的時代,需要一個新的評價方式。

      投資人對於所謂的「達康股」(.COM)幾乎瘋狂,只要改個名字便可讓股價狂飆。

      【我們身處於一個新時代,______已經在一個新型態的經濟裡形成了,那些還卡在老舊方式的種種,很快就會消失無蹤,傳統的公司評價技術再也無法掌握這次革命所帶來的價值。】此敘述句其中有一個空格,請問你會怎麼填?你很能會回答「網路」。但是你如果生長在1850年代,則可能回答「鐵路」。若是生長在1920年代,則可能回答「聯邦準備制度」。

      引起市場泡沬的是市場狂熱,而造成市場狂熱有三個因素:

   1. 短視(Short-Term Focus)
   2. 信心(Faith)
   3. 社會認同(Social validation)

      股票市場的泡沬並不是因經濟或新技術而形成的,它的發生是因人的心理。新經濟與新技術只不過是一種號召,這種號召使得泡沫呈現出來而已。當人的過度自信與情緒結合起來,就有問題了。

      Reference:

   1. “Czech Markets Watchdog Chief Forced to Quit”, Financial Times, April 11, 1997, page 3。
   2. Michael Cooper, Orlin Dimitrov, and Raghavendra Rau, “A Rose.com by Any Other Nam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第九章  自我控制與決策制定



      以三十年為佈局的長期投資人,如果連虧三年,會轉成只看三年的短期投資者:他們想要退場。--Kenneth Fisher與Meir Statman。

      兩種自我間的相互作用:計畫(planner)與行動者(doer)。行動者希望現在消費而不是未來才消費,所以他們會延遲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工入;計畫者卻希望為未來的消費做預備,先完成辛苦不愉快的工作。這種欲望與意志力間的衝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人同時被長期的理性關切與短期的情緒因素所影響。

      牽涉到當下的決策,人喜歡拖延。這種態度可能影響投資決策。舉例來說:很多人寧可現在得到50美元也不要兩年以後得到100美元。

☆控制自己:

      自我控制的技術大致分為兩種:一是經驗法則,一是環境控制。

      人會實踐一些經驗法則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人在意志力最高、最沒有情緒干擾時,很理性地創立了這些法則。常見法則如下:

   1. 藉著壓抑誇耀的欲望來控制消費。
   2. 戒酒的方法是滴酒不沾。
   3. 退休人士控制支出的原則是絕對不碰本金。
   4. 員工執行401(K)計畫的原則是多多儲蓄、不動本金。
   5. 投資人控制交易行為經驗法則—買低賣高。
   6. 投資人如何在熊市維持長期視野—不輕舉妄動。

      控制情境的幾個例子:

   1. 節食的人不會在家裡擺餅乾。
   2. 賭徒迴避一遊拉斯維加斯。
   3. 總是會遲到人把手錶撥快幾分鐘。
   4. 會賴床的人把鬧鐘放在房間另一側。

      退休人士回顧過去,在收入達到高峰的那幾年,因未能戰勝消費欲望,因而耽誤了為未來做儲蓄的行動。

      一整筆收入或是意外之財,若要儲存起來,會比規律式的收入型態來得容易儲蓄,因為要從每月薪水裡拿出一點錢儲蓄,就需要較高的自制能力。

      為什麼投資人對現金股利有強烈偏好?尤其想到股利所得稅比資本利得稅還高時,愈發使人困感。人們可以自製股利的方式以達到同樣的現金流入(現金股利),且此方式得到的總財富較收到現金股利的方式來得高。但人們似乎比較偏好現金股利,此行為以傳統財務學而言是不理性的,但是以投資心理學的角度(心理帳戶)卻可做很清楚的說明。

☆打敗偏誤的五大策略:

      了解偏誤:辦別在自己裡面的偏誤以及在別人身上的偏誤,是避免偏誤的重要步驟。

      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投資:舉個例子,退休後,年收入若維持在 7.500 萬美元的話,就能一年出國旅行二次。

      建立量化的投資準則:建立一組量化的投資準則,可幫助自己避免按著情緒、謠言、故事,或是其他的心理偏誤來做投資。且質化資訊也不可偏廢。

      多角化:

   1. 持有多種不同的股票進行多角化。
   2. 你任職公司的股票,不要多買。
   3. 也要投資債券。
   4. 此外,多角化是個盾牌,幫你避免緒如附著性(attachment)

[ 本帖最后由 NOVOICE 于 2009-9-1 07:51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3 0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最佳拍檔』智能決策系統

GMT+8, 2024-4-19 07:17 , Processed in 0.0598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