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拍檔』智能決策系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2|回复: 3

擬明年下半年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6 00: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交易所擬明年下半年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onsul/hkexnews/2011/111215news_c.htm



香港交易所擬明年下半年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的建議在市場諮詢中獲廣泛支持,香港交易所決定就市場意見修訂其原建議後於明年下半年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

香港交易所今天(星期四)刊發有關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的諮詢總結。諮詢文件今年5月刊發後,共接獲455份回應意見,包括來自交易所參與者╱結算參與者、專業及業界組織、市場從業人士及個別人士的意見。

逾四分三的回應者(455份回應意見中的353份,約佔78%)贊同建議,包括67名合佔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數期貨及H股指數期貨交易80%的期貨交易所參與者。
香港交易所考慮收到的回應意見後,決定對建議稍加修訂(修訂建議的摘要見下文附錄)。

若所需的規則修訂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批准而市場亦準備就緒,香港交易所暫定於2012年下半年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有關實施計劃及時間的細節容後公布。

香港交易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堅表示:「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於諮詢過程中獲得廣泛支持,我們感謝回應者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意見,我們亦因應回應者的關注修訂了原建議。為了讓參與者有充份時間作出準備和調節其系統及運作,我們暫定於明年下半年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

期貨交易所參與者/結算參與者若擬參與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須在系統上作好準備並預備於2012年年中前進行市場演習,在適當的情況下,並須安排人手配合收市後期貨交易。

諮詢文件 諮詢總結 以及 回應人士的意見 已登載香港交易所網站。

附錄

修訂建議的要點


產品:初期為恒生指數(恒指)期貨、H股指數期貨及黃金期貨。

交易時間 恒指期貨、H股指數期貨及黃金期貨為下午5時至晚上11時(正常交易時段黃金期貨的收市時間將改為下午4時15分)。

上╱下限價:賣盤價不得低於正常交易時段現貨月合約最後成交價的95%,買盤價不得高於正常交易時段現貨月合約最後成交價的105% 。

結算及交收:有關交易會登記為收市後期貨交易,並於下一交易日結算交收。

風險管理: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會有適當的市場監察,下一交易日正常交易時段開市後亦有強制變價調整及按金追收,按市價計值的虧損及按金須於正午12 時正前收回。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本就係"假諮詢" .....

幾個業界...華人工會都反對...都當睇唔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 2011年8月8日的一封信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
http://www.hksfpa.org/v2/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70&Itemid=97


回應李小加萬言書全文


回應李小加市場改革萬言書的公開信
--------------------------------------------------------------------------------
七月十三日,我們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了請願書,當晚李小加率領眾手下,

設晚宴會晤證券和期貨業各組織,拍拍我們膊頭,拋出幾句安慰話,

來化解業界對其推行改革的強烈不滿,以消彌越趨嚴重的業界與港交所之間的緊張氣氛,

其後又在「論香港交易所市場改革措施」的萬言書中,細說我們業界「意氣用事」冥頑不靈,

進一步為自己的改革護航。   

 

很多謝李小加的萬言書,為我們不費勁的通盤了解到,李小加為什麼要強權推行其中一些,

影响到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的規則變更,就正是他在萬言書引言指出的,

是他與他的管理層的理念所策動。

 

他的理念是什麼呢?即是要實現「港交所的戰略規劃」下的三大中心,

將港交所打造成「內地企業的﹝首選海外集資中心﹞,內地資本的﹝首要海外投資中心﹞,

和﹝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

 

不錯,他所指的不是香港的地位,是指將港交所打造成三大中心。

李小加展示其雄圖偉略的野心,要在國際經濟圈的領域里,取代香港本土地位,

謀求達到「港交所的長遠目標是要成為﹝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

 

〈引自萬言書第三階段之首句〉。

李小加看到或已預見到,國內的轉型給香港市場帶來「第三次結構轉型」、

「這些轉型將更加艱巨、更加緊迫」,他「要對香港的前途負責」、

「倘若我們不及時考慮和推行改革,在機會來臨時就會無法抓住,

香港就有可能錯失歷史機遇」。  

 

李小加高瞻遠矚,這在他參與國內外論壇上都以人民幣國際化為發表議題。

而二O一O年九月的建議更改交易時間的諮詢文件,在首句自定為

「香港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到「有見中央政府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的政策,

內地市場必會進一步開放,香港被正式認可為中國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後…」,

他已理所當然地認定香港已經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和將來必定成為中國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于是義無反顧地沿著自己思維的邏輯,

急切推進市場改革,開渠待水。我們完全不反對港交所為了提高港交所實力的改革,

其實我們覺得港交所早應執行基礎面的種種改革和提升。

 

在港交所的三類改革措施中實力改革為第一類,港交所有見「〈硬件〉基礎和〈軟件〉

安全是交易所的核心實力所在」、「影響我們的生死存亡」,具體的措施

〈1〉提升資訊技術1T基礎設施,〈2〉改革結算所風險管理措施與提高資本充足率。

 

然而把提升基礎實力與反對高頻交易相題並論,借此來批判業界反對聲音,

李小加的思維邏輯大有失調了。衆所皆知,港交所在巿場資訊提供有時比傳媒更慢,

從不思改進,市場界面操作等等十年不思改善。對備兌證發行商只知放批不去規管,

開市報價不跟進,波動大時消失不見報價,營運部門不管,投資者要直接打電話發行商

叫其掛牌報價,往往又推電腦故障。因雷曼倒閉,港交所又必然為自己風險承受盤算,

所以推行提高資本充足率也不足為怪了。第二類的改革,是為實現與內地互聯互通的改革,

其中分為三點改革。

 

1. 實現交易時間同步開市  在二O一O年九月的咨詢文件,

已獲通過並實施了第一階段,事實結果是擾民改革,也沒達到成交量增加的相應效應,

雖然在文件沒有提出這效應因由,僅含糊地指「雖然延長交易時間不一定可即時提升交易量」,

但在游說業界支持改革過程中,却不斷暗示加時有利提升交易量,给業界帶來增加收益。

 

  自港交所在十年前推出第一份延長交易時段咨詢文件時,已遭受業界強烈反對,

我們對其文件的理據發表回應書,逐條逐點進行了反駁,當時李業廣領導下的港交所

無言無法回應,在馬局長的暗示只可加一小時,怱怱開董事會通過延長加時一小時,

之後被接任行政總裁周文耀認為市場沒這需要而擱置。

 

  十年後捲土重來的延長交易時間,其理論依據也沒有多大改變,只是莫名其妙地加了

「強化香港市場對內地相關證券而言的價格發現功能」的理由。

 

什麼叫價格發現功能?如何達到價格發現功能?開市同步就產生價格同步?

除非交易科主管戴志堅出面給予金融學注解和舉出實證研究,否則我們這些被李小加

稱之為「意氣用事」的、搞「渾水」來只是摸魚的低階级從業員們,僅僅知道這所謂價格發現功能,

只是內地A股要給予相關H股的開市價格指引。

 

  開市價不同收市價沒有什麼重要性,它在其後持續性交易時段已成過去式,

股票價格最终决定因素是現在時間,而與以前時間無關,這就是金融經濟學家們所講的

有效率市場的假設,價格是市場均衡力量的结果。

 

  港交所所謂「透過提前開市和增加香港交易所與內地交易時間的重叠,

以強化巿場對香港上巿內地証券價格發現功能」,實在是莫名其妙的依據,

同公司的A股與H股完全是兩個市場的不同取向的投資者參與,否則長期以來

A股同H股的價格差異會有如此大呢?以中國人壽和中國神華為例,初時期A股高於H股,

現在很長時期H股已高過A股,那麼請解釋究竟是誰的市場先作出價格發現呢?!  

 

所謂價格發現功能,充其量只是港交所設計出,主觀上要巿場有意識地定出一個跟

內地走勢的開市指導價而已。但它多了個被利用的渠道,事實也確實如此會發生在開市競價時段,

往往被有心人充分利用來發揮定價操控,來扼殺牛熊證等等目的。

 

2. 引進遙距交易所參與者制度  

兩地的監管法規不同,只是為解决「讓百萬级的內地投資者直接開戶」而推出引進遙距

交易所參與者制度,美其名接軌,實質是害怕內地開拓自己的ADR和國際版,流失現有在港的

內地超百萬级客戶。從公平角度出發,實現你的「與內地互聯互通」,怎不見提議,

讓我們香港經紀也可以在香港成為內地市場的遙距交易者呢?  

 

3. 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  港交所的理由是,既然已經「約50%的期貨經紀

目前已經在收市後進行海外的期貨交易」,不如大家全部做埋一堆好了。

再者,就是因為歐美的金融消息與事件會在我們收市後發生,

「香港投資者並不能對冲並調整其倉位」,那麼美國許多重要數據經常都是在

我們週五半夜公佈,我們在下週一來臨之前不能對沖調整,豈非週六週日也要加場?!

港交所如此穿鑿附會的理據,太貽笑大方了。

 

更令人驚呀的是,把「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與「為了實現與內地互聯互通的改革」,

也拉上關係,這豈不是濫芋充數!第三類改革,是「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改革」,

具體是:

 

  1. 縮小買賣價差

  理由是,因為「港交所面臨的內外競爭壓力日益增加」,與「本地﹝黑池﹞平台也不斷湧現」,

搶了港交所生意與歐美市場都是這樣這樣的。

黑池的另一類交易平台,是大銀行先內部配對的隱名交易,價格與数量等信息均不即時披露。

港交所的縮小買賣價差與提倡隱名交易,無非都是為了抗衡黑池的競爭,而去改革行之有效的原有規則。

 

  2. 引進收市競價時段

  我們先看港交所2007年3月推出的「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時段」文件,

要點 (16): 「部份港交所參與者指出其客戶對香港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機制非常支持,認為可以減低交易波幅。

 

例如有部份採用被動式投資方法的資產經理,他們的目標只是希望投資表現與基準指數回報一致…

資產經理為客戶謀求最大利益便應以收市價替客戶戶口進行交易」。

 

   很明顯,收市競價制度是為「有部份」的資產經理而設計,便利他們營運。

請問,交易所的交易規則是為某部份人而設計嗎?我們一直強調,市場機制必須是公平、公正的,

市場參與者不論你買四百股匯豐或四十萬股匯豐,他們都處於同等地位,

如果一個市場的機制專門為「有部份」人着想,不論他是大戶或是小戶,已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對待了。

 

何以港交所管理層不明白什麼叫做公平、公正的規管,而為 "有部份" 人的便利而設計了收市競價制度,

更改了遊戲規則,去方便 "有部份"人呢?

 

   至於說「競價過程具透明度」、「收市競價受市場操控的影響應為較少」,事實是剛剛相反,

市場存在大量的實例證實,幾乎每一天都受某些經營機構操控,上下其手以達到定出近乎他們

心目中的收市價格,在更改指數成份的日子裡,經常有超乎百分之十的定價波動。

 

  如三十三元匯豐定價的事例,早已足以證明這設計被人利用了操控收市價的目的,已毋容質疑,

不明白港交所高層這麼冥頑不靈,堅持捲土再來,李小加還說「此項改革其實是一項技術性改革」 ,

其實將收市時間自四時改為四時十分的另類計算方式收市,已是規則改變。

 

     如果如他說的 「今天的收市價機制一樣也有可能被操縱」,既然是技術性的問題,

那麼你為什麼不將現時計算方法稍作一下改變,不用最後一分鐘內的每十五秒五個定價的中間價作定價,

改變成為最後十分鐘內每十五秒的平均得出收市價。從操作這十分鐘的持續交易時段上,

如果 "有部份" 資產經理想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收市價,「為客戶謀求最大利益」,必定要化費出

比競價制度下更大的成本代價去操縱。

 

十分鐘的收市定價,如果還不能制止違法操控,那麼半小時足夠了吧!

再不就照足期指結算日每五分鐘從開市到收市的平均價 (你們的設計) 來做吧!

你這個所謂「技術性的改革」,是根本不用去設計出一套易受操控的競價制度。

 

    至於有部份採用被動式投資方式的資產經理,他們經營方式只能由得他們自己去適應市場的規則去設計,

去權衡取捨,而不是市場為他們的經營而改變規則,至於不能以收市完成的交易,那是他們自個兒的事!

況且一直存在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機制去達到。

 

    以上論述,試問李小加,是你的競價制度,或是我們上面所提的方法,不會「讓大戶操控市場」的機會更大呢?

 

三十三元匯豐與「舞高弄低是與事實不相符的」嗎?

究竟是誰的機制「不具建設性而且不合邏輯的」,已一目了然。

 

    事到如今這麼久,還不給我們公布與交待,三十三元匯豐事件操控的過程是怎麼樣進行的,

港交所管理層是失職了。

 

看南韓市場都把德銀在最後十分鐘收市前操控市場調查清清楚楚和處罰分明。

而對操控三十三元匯豐之事,讓違法者利用競價時段的操盤技巧,達到心目中的收市價謀利,

至今消遙法外,港交所管理層又可以說些什麼呢?!

 

    3. 隱名交易

    李小加在萬言書中指現行的交易平台展示方式,「是香港市場長期形成的慣例。

這是建立在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的「透明」,而不是公平的「透明」」。

 

請問你,香港市場因這長期的慣例,出過亂子嗎?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慣例,三十三元匯豐事件也就不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李小加緊接著指「他們要求港交所從維護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的角度出發」,

提出「最少」要求的隱名交易要求。

 

那些的「他們」 是誰?

 

你就答應躲在你背後隱名的「他們」,去改變香港行之有效的市場運行規則?

到底是什麼動機令你把「透明」等同于「不公平」來看待,盡現扭曲事實,顛倒黑白之能事。

 

    請李小加不用拿什麼「國際慣例」歐美怎樣怎樣等等來恐嚇我們業界,如果不那樣跟足,

香港金融中心就會垮了。

 

香港行之有效,不像歐美出大事故,正是我們現有的某些獨特規則,如果以你的邏輯,

國內什麼都要學足歐美,內地的證券市場就是完美了吧!

 

    內地有跟足嗎? 如果我們祖國跟足歐美經濟發展模式,而不是祖國特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模式,

還有如今這樣穏定的經濟體和強大外匯儲備嗎!

 

    一個行之有效率的,公平、公正、公開的證券與期貨市場,是不需要去仿足歐美的一套,

而樣樣搬進舶來品的只是虛有其表的外殼。

 

  李小加大談改革要地利人和天時,另外卻把業界的反對聲「標籖化」為從自身利益考慮的,

大小戶之間的,國際與本地資本之間的,爭奪利益的「階級鬥爭」。

 

擺出會用「綜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宗旨出發來調整推行改革。

 

  李小加的管理哲學已錯極到離譜,這麼久的日子,他還是弄不明白,我們為什麼強烈反對

他推行的更改現行巿場運作規則的改革。

 

叠床架屋式弄出一些更便於操控的措施,最終給市場帶來的是極不平穏的结果。

 

  只要改革是真正有利市場朝向公平公正發展,在公開的理性爭議中得出共識,

是根本毋須用「利益平衡」來安慰我們業界人士。我們不是固步自封意氣用事的滋事激進分子,

你不用自戀我們會向你「丟雞蛋」。

 

若你推出正確的改革,我們會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穩步前進和安定出力;

若你違反公眾利益與意願,執迷不悟企圖用董事會通過強來欲加之,

我們也不會向你丟雞蛋,只送你滾蛋。

 

  港交所是個獨特商業機構,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肩負執掌

香港證券與期貨市場運作,受證監會監管,推出的產品與規例的更改要證監會審批,

而證監會和金管局同歸於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管轄,再上是財政司。

 

政府制訂金融市場政策,金管局、證監會和港交所分工執行,每年特首在施政報告給

香港提出香港發展宏圖,為政策定向。

 

  在董建華管治年代已經提出要把香港打造成如倫敦纽約的亞洲首要國際都會,

發展成服務內地經濟的城市。李小加的三大中心口號,冠冕堂皇,毫無新意,

略有不同的是以港交所地位來取代香港。李小加思緒混亂,你縱有宏圖大志,

亦不能越俎代庖。

 

明顯地,他受業界圍堵阻止改革而失去理智,企圖以港交所的宏觀藍圖,借題發揮巧立名目,

掩蓋所謂的某些改革用意。

 

  其實,李小加在夸夸其談港交所發展戰略三大中心時,在敘述第一階段篇尾時,

已完全揭開他的改革背後真正原因,他這樣寫:

「每天成交額在2007年達到高峰後也一直在600億至700億之間徘徊。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新機會,開創新篇章」。

 

  身為港交所行政總裁,為找生意發展而擴容,正是出身投資銀行商人的強項。

李小加不認同我們業界的觀點,持「市場規則本來就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指導理念來

設計市場規則,把縮小買賣價差奪黑池、為高頻交易鋪高速公路、提倡隱名、加時、競價等等,

何不都是為了走出那低迷的毎天成交600億至700億而度計。

 

  李小加已把港交所也纳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市場中,每每為抗衡國際上其他交易所的

生意競爭而努力,但是港交所不是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濟人,它亦承坦香港社會責任,

它肩負證券期貨市場運作監管與發展,是香港賴以生存的金融支柱中一根棟樑。

 

  香港證券期貨巿場迫切需要改革的是堵塞一切搞渾水的漏洞,港交所責無旁貸先來承擔

過去發生的種種各類事故,檢討港交所管理層的顢頇了事,徹底進行自我反省。

 

而不是為了港交所的盈利生意經,任意地再丟進污泥把交易平台「愈搞愈渾」。

既然李小加說「理是愈辯愈明」,我們就誠意邀請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

進行一場公開的辯論,你會來嗎?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                 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270_20110808Letter.pdf

265.04 KB, 下载次数: 805

回應李少加萬言書全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0: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 港 證 券 期 貨 從 業 員 工 會
http://www.hksfe.org/

堅決反對港交所實施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
自本年3月7日港交所實施第一階段延長交易時間至今已有一段日子,

事實證明對市場運作和交投成效不大,反而加重了中小型證券及期貨公司

的營運開支和從業員的精神壓力,也為大眾投資者帶來不便和訊息接收匱乏,

過萬名證券期貨前線人員因午膳時間倉促而未能為業務推廣,可以預料

再實施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必會令業界營商環境更趨嚴峻,將業界的

生存空間逼入死巷,相信衍生問題致周遭的酒樓生意和物業市道皆受影響,

有損整體社會經濟。所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為社會、為行業、為「飯碗」

,我們需團結齊心站出來,向有關當局切實反映,堅決反對實施第二階段

延長交易時間。

港交所將於11月11日召開董事會會議,我們必須將業界的苦況告訴港交

所諸位董事,讓他們清楚了解實施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是對業界「催命符」,

扼殺了曾為香港金融證券業作出貢獻的本土中小型證券及期貨公司和黙黙

耕耘的證券業員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最佳拍檔』智能決策系統

GMT+8, 2024-3-29 02:28 , Processed in 0.0656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